轻日记

2016-11-27 日志

轻日记

关键字:

  • 罗辑思维2030门票
  • 朋友的两千多篇日记
  • 自己关于写日记的一些故事
  • 大师每日的做事习惯

 现阵子,有很多“轻”的概念。如“轻博客”、“轻奢”、“轻艺术”。我认同的“轻”字,应该是介于“微”与全之间。
 我记录的日记相较简约。索性,称之轻日记。也可以理解成中国文化的一种自谦。

 2016年10月19日,罗辑思维公众号再一次叫卖“时光的朋友”跨年演讲门票。而此次一年一度“时光的朋友”跨年演讲门票,稍稍有点不一样的是,罗胖此次出售的门票,兑换日期并非2016年,而是2034年12月31日晚八点,彼时,罗振宇将是61岁。
 听过很多集的罗振宇的演讲,别具一格。以新颖的视角洞查,透过事件表面,深度剖析其内在的关系逻辑。
 “时光的朋友”
 二十年后,我们将何去何从,二十年前,我们又在哪里呢?
 时间径直地往前流逝,除了记忆,能定格的,就是文字、照片及视频。
 而文字。一直以来,我或多或少都在写着随笔。
 然后有一天,朋友跟我聊了记日记的事。我说我最近在坚持写日记,他回应他都写了一两千篇了。
 当时,他的话震惊了我,第一反应,就是逗我吧。 两千天,一年365天,粗略计算,得坚持下五六年。着实有些不相信。 他说小学的日记就在了,重要的日子都记着,而且现在还在记录。后来,他回到家的时间,给我拍了几本老旧的日记本。
 相信,这些东西之于他,都是无价的东西。随手翻来,想必都是满满记忆。
 我在高中时候,写过很多的随笔。但后来,弃之数年。
 写作能力,像是年代久远的铁镰,锈迹斑斑,愈发的钝。
 想过拾起,但成效甚微。终于有一天,翻起以前的旧物,偶然之间看到了曾经的手稿。就这样,一下午沉浸在笔记里。
 于是从16年4月份开始,我尝试着每天抽取些时间去记录。用的是简约派app “素记”。

 读过李敖的一本书,书上他谈到了他记日记的方式,当时不曾在意,只是掠过。后来,在看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一书时,又提到了李敖做的每日“事件记录”方式,才跟随着深挖了解。李列的日记形式,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,一概不记,尽量不记感想,不记感受,只记录事件本身。

类似:

2016 年11月27日,福州 青口镇 
1.整理《轻日记》的文稿,发布到若然小站。 
2.篆刻朱文章“禅”一枚,椭圆形。

  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一本书《奇特的一生》,柳比歇夫的日志,用的是“事件-时间日志”。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为高级,多了一条时间的轴线,细化了事件在一天里的占比。李敖的事件记录,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,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,而柳比歇夫的“事件-时间日志”却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。显然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只会更为详尽,而增加的记录耗时却少到可以忽略。

类似:

2016 年11月27日,福州 青口镇 
1.整理《轻日记》的文稿,发布到若然小站。——3小时 
2.篆刻朱文章“禅”一枚,椭圆形。——3小时

 其实这样的记录方式,我之前也有些相类似之处。但相较于柳比歇夫,我的只是无意之间。

比如:

2012年10月3日
鼻涕妹  湖前xx集资楼 xx斜对面 小道 最后一个楼梯 3楼 

2014年4月4日
07:00 起床 整理东西
07:35 公交车不让上 shit 只好路边等莆田上福州的大巴~
07:40 黑的 大哥人很好 20块到福州南~单车插在后备箱~好吧 挺大的 尾门关不上~
08:05 到福州南 
08:15 等到建峰 帮取了票~顺利过安检~
08:50 通过检票匣机 到车门放置单车 9点出发福州南到深圳北
09:15 乘务员说不能横放~改为竖放~
11:30 上来一骑行哥们(漳州诏安人) 交谈了解到他去深圳 然后要骑车去泰国~听到乘务员抱怨了~帮他竖放起来~ 链条黑油 沾了一裤子 shit
12:00 昨晚准备不充分 没带面包 车站临时买了方便面~ 午餐将就着吧~
14:20 到达深圳北 同去泰国哥出站 他帮我指明了地铁站点方向 就此分道扬镳 祝他一路顺风
14:40 搭乘到福田口岸地铁 4号线 4元约25分钟
15:05 上楼 出站 上楼 到出关 往前入关 一切顺利
15:49 搭乘到红磡地铁 44港币
16:15 到红磡出站 (约25分钟)组装单车 从红磡站骑行至重庆大厦
……

2015年4月5日
福州南-宁德 动车 25.5元 半小时

2014年5月26
病 头痛 无力 微热
2014年5月27
微热减轻,闷头一睡,发了一身汗
午后感觉病好

 其实我当时记录事件过程的初衷与柳比歇夫存在些差异:

  • 只是为了记住去某地的地址,从哪到哪时间需要多久,车费要多少。
  • 生病的一个病历类似。后续出现类似状况可以翻看,如何好的,吃了什么药,权当一种辅助记忆。
  • 出行,或下次做类似事件的注意事项。

 这里,好几条都提到了类似。有些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”的味道。这样简单的记录,在后来其实让我受益良多。我选择的是用电子档记录方式,当然,便于在我出行时携带,而通过关键字搜索,查询起来甚为方便。

 依百度百科的解释:日记是指用来记录其内容的载体,作为一种文体,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。日记的内容,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,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,当然我们不必拘限于事件,也可以写着自己的感思感悟。
 那之所以每天去记录重要的事情,无非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掌控时间,形成独有的时间观。养成一定的习惯。从而,习惯成自然,而自然即是无敌。
 那么,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?
 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有意思的文章——名人是怎样过他们的一天的,我想从大师的时间片段里,能找到我们应该追寻的日子。

 这些图表中的数据是从How Artists Work 一书中得到了,书中记录了161位天才的日常时间花销。很多人的时间花销非常有意思,贝多芬的喝咖啡习惯,达尔文躺会在睡前思考人生两小时(据说有的人还能在睡眠中思考问题),Milton 经常花1小时来记忆圣经。 这些图表中,按1天24小时来分隔成24个刻度,每个刻度1小时,上面是午夜0点,下面是中午12点。并用不同的图表来表示不同的事务类型,分别是

白色为睡眠时间
绿色为主要的工作时间,如写作、创作、思考等等。
土黄色为社交及用餐时间
湖蓝色为运动时间
浅青色为不太重要的工作时间
灰色为赚钱时间

mark
mark
mark
mark
mark
mark
mark

 从时间表中可以看出,伟人们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,为了工作、创作而“废寝忘食”,而是作息规律,计划周详。大部分人每天坚持散步及运动,同时保持与人的交流。作息规律,时间安排周祥,是每个伟人的共同点。

 最后,以大师为范本,做一张自己理想的时间自勉。

 自己对写日记的一些想法:

  • 更多地用“基于过程”的方式记日记,时不时翻看总结,get到自己的时间黑洞。
  • 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定期写着总结或感思。
  • 运用日记,形成一种辅助记忆,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。
  • 了解自己兴趣的东西,知晓自己这辈子认为是该做的几件事,然后坚持,安排着时间去做它。

 我想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 。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,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的器官。他们了解时间,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,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——当然 ,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,自顾自地流逝。

 每天坚持写日记,我想,我们的最终目的是,成为真正的时间朋友。

Post TOC
Comments
Write a Comment